齊助長者應對酷熱天氣
齊助長者應對酷熱天氣
10 September 2022
周珮馨博士
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
護理學院副教授
今天就是中秋節,但大家是否仍覺得酷熱難當呢?以七月為例,今年的七月是138年來最炎熱的,打破了11項酷熱天氣紀錄,包括月平均氣溫、單月最多酷熱日、單月最多熱夜以及最長連續熱夜等。在酷熱天氣下生活,身體自然容易出現毛病。
酷熱天氣除了可直接導致熱衰竭及中暑,亦會引發頭暈、頭痛、脫水、認知功能下降、心情煩躁及失眠等徵狀,嚴重的話更可誘發心血管病,絕對不容忽視。
長者由於身體機能下降,加上部分患有慢性疾病的長者須服用某些藥物,因此較易受酷熱天氣影響。有本地研究發現,當長者在五天內經歷兩熱日及三熱夜(「熱日」指最高氣溫為攝氏33度或以上;「熱夜」指最低氣溫為攝氏28度或以上),死亡風險可增加5.9%。另外,每當炎夏的高溫達攝氏 30.3度或以上,本地長者的自殺個案也會上升。而與溫和至中度炎熱的日子相比,本港長者在非常嚴重酷熱的日子,每100,000名長者就有大約多五人需要使用急症室服務。
年輕人也須預防中暑,並應避免在酷熱天氣時出門或遠足。雖然雨傘和太陽帽能遮擋太陽,被陽光照得火燙的地面所散出的熱力也足以影響健康。如必須外出,應盡量選擇有樹蔭、簷篷或上蓋的路線。
室內環境方面,溫度宜控制在攝氏28度或以下,濕度亦要保持在70%或以下,以及有足夠通風。開冷氣時可考慮同時開電風扇,讓空氣更流通並節省電力。此外,當早晚室外氣溫較低時,建議打開門窗讓空氣流通,以確保室內有足夠新鮮空氣。
由中大、港大、科大和城大的學者共同參與、關於極端酷熱天氣對老年人健康影響的研究計劃目前仍在進行,當中筆者與新界西長者學苑長者義工及港大護理學院同學共同製作「長者溫馨圖示」,大家可利用手機掃描以下QR-Code,下載圖片並提示長者朋友要注意酷熱天氣。
「長者溫馨圖示」
<刊載於《東方日報》,2022年9月10日>